如何好好離場  - 伸手不打笑臉人?

新政府即將上台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之前夕,馬總統英九先生今天在臉書上發佈了屬於自己的「畢製」,開頭即以八年時間裡得到的各種諷刺包括「鹿茸」、「死亡之握」、「馬腦水母」等詞彙自娛,後半段則網民給予的支持作為對比與站台,最後以「八年來擔任中華民國總統、為民服務,是我一生的榮耀。」22字附上親簽作收。(此部分如果整段文字皆以手寫效果應會更完美)

影片發佈七小時後已經有超過20萬的讚數、3.5萬次的分享以及255萬的瀏覽次數,對比以往發佈的內容平均約為1.5萬的讚數以及400次的分享,已經是1000%以上的擴散效果與觸及率。姑且不論整部影片原本希望作到的效果為何,至少在希望讓內容與越多人溝通越好的社群平台上,這次的影片大幅勝過以往馬總統發佈出來與民眾溝通的內容。

 

偏偏這是發生在即將卸任的前提之下,只能說有點過於可惜。

 


 

關於示弱

成長過程中我們往往輩教導與人交往要寬容,對認錯的人要心軟、給予改正的機會,自己做錯事也要主動道歉才能免於責難、以誠懇的態度爭取對方的諒解。而這也就是這次影片裡馬總統與人民嘗試的互動與得到的結果裡,發揮了最大效果的基因。

因為示弱很難,所以見到對方示弱的情況時,往往也會激發自己去揣摩那樣難堪又糾結的心態,從而引發憐憫自己的情緒,最後再將憐憫套用至對方身上。而這樣的憐憫套用也會因雙方權位的不同與距離多寡而有放大效果。所以小孩對父母、部屬對長官的道歉往往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,平輩、同事間對彼此的道歉則能用較平常心態去面對,進而判斷接不接受對方的道歉,而長輩對晚輩、父母對小孩、長官對部屬的道歉,則容易讓後者因認為「難得」而特別心軟,更不用說是「總統」對於「民眾」的示弱了。(註一)

 

所以一位執政八年後僅獲得施政滿意度23%(換居話說有77%無法表達滿意)退場前夕的總統,如果深知自己不得其他人意,離去前最好的方式是什麼,就是示弱。

 

回到離場

所謂離場,是指從一個群體離開而進入到另一個群體的過程,而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在後者,然而影響最大的卻是離開前者的方式,因為那也造就後者對於有一天自己也會變成前者時衍生的想像。

 

所以為什麼要好好離場,說穿了其實原因無他,就是為了自己。好好的道別能讓自己用更好的姿態進入下一階段,如果在前一階段裡與每個人充滿了愉快回憶,自然毋須多作任何事情就會有人替自己舉辦歡送會。然而要是在與群體相處的過程裡充滿爭論,如果不好好的收尾清理,腥風血雨後的血腥味也會被自動攜往下一段開始裡,而那是每個人都不希望見到的事情。沒有人不希望新階段裡有好的開始,而好好的結束,才會有好好的開始。

同理在這樣創業風氣如此興盛的當下,三五好友在一個周末的咖啡廳裡閒聊,突然迸出一個看似大有可為的點子後,每個人滿懷希望的給予承諾投入心力,覺得自己即將有機會對世界翻天覆地。然而大多數的情況下,翻天覆地的都是自己接下來的生活,眾多當初意想不到的情形接踵而來,趕不上的計畫甚至每天還都有變化,最後才發現事情與想像完全不一樣,然而已經洗下去的頭卻不知道接著該怎麼擦乾。

又或者如同群眾募資越發火熱的時代裡,各種突破天際成功獲得大量贊助的專案出現,然而成功獲得資金後才發現技術障礙比想像中高出數百倍,造成遲遲出不了貨並且資源幾乎耗盡的情況下,更難以找到一張合適的階梯走下。

 

在上述的兩種情境裡其實都是面臨同一個情境,就是需要好好的退場,才能給自己一個重新的開始。

 

而在前述提及的方式裡,其實方法一點都不難,絕非想盡各種藉口理由矇騙跳脫,甚至是責備團隊內其他成員而離去。而是好好的道歉,面對自己造成的問題,好好的示弱、承認自己的不足,或許這對於解決原團隊所面臨的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,然而不再造成因自己退場所帶來的麻煩,給留下來的人平靜已經算是最大的幫忙,以及勇敢對自己決定或過往失敗承擔,也是給自己一張證明,保留下一次再進場的餘地。

更進一步者可以像英九總統一樣,先花一半以上的篇幅示弱,再用後半段重申自己創造的貢獻,最後附上「我愛大家」的絕招收尾,就能創造如同今天一樣離開前最後的逆轟高灰。(註2)

 

 

註1 : 總統理論上為公僕應受人民指使,然而在台灣或世界上擁有相同制度的國家裡,仍被人民視為最上位者而非可平起平坐或指使之對象。

註2 : 本篇不探討「為什麼不好好把事情做好而採用最後示弱的方式」正確性與否,僅止對若不得不離場後該如何好好離場作討論

 

 

 

延伸推薦閱讀:

道歉的藝術:說對話,危機就能變轉機

被討厭的勇氣: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

 
 
 
攝影、撰稿:Workis - 一間什麼都作,不太大但有點硬的,專注於工作的共同工作空間